如果发现自己的车被他人擅自抵押,可按以下步骤维权:
固定证据
收集车辆所有权证明(如行驶证、登记证书、购车发票等)。
保留借车时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或书面协议,证明车辆是借给他人使用而非授权抵押。
若对方承认抵押行为,可通过录音等方式固定证据。
分情况处理
若抵押权人构成善意取得:若抵押权人不知借车人无处分权、抵押对价合理且已办理抵押登记,可能无法直接追回车辆。此时需向借车人追偿损失。
若抵押权人不构成善意取得:若抵押未登记、对价不合理或抵押权人明知借车人无权处分,车主可要求抵押权人返还车辆,并追究借车人责任。
协商或报警
若借车人愿意配合,可协商要求其偿还借款解除抵押。
若借车人失联或拒绝配合,或存在诈骗嫌疑(如虚构借车理由),可向公安机关报案,主张借车人涉嫌诈骗罪。
提起民事诉讼
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抵押合同无效,要求抵押权人返还车辆,并赔偿车辆被占用期间的损失(如交通费、车辆折旧等)。
诉讼中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车辆归属及抵押行为未经同意。
注意事项:
及时行动,避免车辆被多次转押或处置。
若涉及刑事犯罪(如诈骗),需配合警方调查。
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维权策略。
风险防范建议:
出借车辆时,不随车出借行驶证、登记证书等证件。
签订书面借车协议,明确禁止抵押、转借等行为。
核查借车人信用状况,避免将车借给有债务风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