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和人身攻击的判定及处罚需依据具体情况,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及分析:
民事责任
停止侵害:要求攻击者立即停止侮辱、诽谤等侵害名誉的行为,如删除网络上的不当言论、停止口头辱骂等。
赔礼道歉:攻击者需以公开或书面的形式向受害人赔礼道歉,以消除不良影响,恢复受害人的名誉。
损害赔偿:若因攻击行为导致受害人精神损害或财产损失,如名誉受损影响工作、商业合作终止等,受害人可主张赔偿。赔偿金额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损害后果等因素确定。
行政责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例如在小区业主群里多次用“小偷”“骗子”等虚假标签辱骂邻居,即便未造成严重后果,也可能被处拘留或罚款。
刑事责任
侮辱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例如某网红在直播中编造他人“性丑闻”并大肆传播,导致对方抑郁自杀,此行为可能构成侮辱罪。
诽谤罪: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通过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等情形,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