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帮助9365人
回复于2025-04-11 09:31:46
未成年学生互殴致一方轻微伤或轻伤,需根据年龄判断责任,如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及以上、已满 16 周岁故意伤害致人轻微伤或轻伤,需承担相应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不满 14 周岁一般不负刑事责任但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学生包庇行为,若已满 16 周岁且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作假证明包庇,可能构成包庇罪,未满 16 周岁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时龙律师解答不易,顺手给时龙律师五星好评,如还有其他疑问需要解答可点头像详细电话咨询,我将会给予你更全面细致的解答。
月帮助517人
回复于2025-04-11 09:34:25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互殴行为导致一方受轻微伤或轻伤,且行为人未满十六周岁,通常不构成刑事犯罪,但可能涉及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合理费用。因此,参与互殴的学生及其监护人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老师将学生的过往纪律处分未经学生或监护人同意透露给其他家长,可能涉及侵犯学生隐私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不得随意泄露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如果老师的处理方式导致家长在公安局闹事,影响法律判决,老师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学校也应当对老师的处理方式进行调查,确保其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3、家长在公安局闹事,可能涉嫌扰乱公共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扰乱公共秩序的,可以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月帮助10587人
回复于2025-04-11 12:10:59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透露学生纪律处分的行为欠妥。对于学生互殴,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责任。若老师行为对案件产生不当影响,可能需承担一定责任。而学生若有过错也应承担相应责任。建议各方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可寻求学校或教育部门协调,或通过法律程序确定责任和赔偿。
月帮助2138人
回复于2025-04-11 14:42:36
既然警方已经介入了,那就由警方先处理处理不公的话再维权。
我的订单
联系客服
恭喜你!
获得咨询现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