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消费权益,诱导消费,开始没有说不可以退

浙江省-丽水市 其他 2025-04-10 17:23:18
用户:192*****903
律师回复(7)
  • 张颖律师

    月帮助555人

    回复于2025-04-10 17:26:12

    你好 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可以私信我详细说明

  • 回复于2025-04-10 17:28:35

    如您是线上消费 7天无条件都可以退,武林对方有没有说能不能退,如是线下消费,只要消费产品存在任何质量问题或者与宣传不一致的情况您都可以要求退款,如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热热线或者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最终还可以向法院起诉。解答不易,烦请顺手给个好评,如需要继续咨询,可以点击曹律师的头像电话沟通。

  • 吴亮律师

    月帮助3693人

    回复于2025-04-10 17:29:04

    如果商家开始没说不可以退却诱导消费,这是不合理的。可以先与商家协商退款,若协商不成,收集好相关证据,比如消费记录、沟通记录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要求商家退还相应款项。

  • 回复于2025-04-10 17:29:17

    关于您提到的消费权益受损及诱导消费问题,结合法律依据和维权路径,综合整理如下: 一、核心法律定性 诱导消费的违法性 商家若通过虚假宣传、隐瞒商品/服务关键信息(如退款政策)诱导消费,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构成商业欺诈。消费者有权要求退款,若造成损失还可主张赔偿(如三倍赔偿)。 隐瞒退款政策的责任 商家未提前告知“不可退款”条款,可能构成“未履行真实告知义务”,属于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行为。若合同中未明确约定或未显著提示,消费者可主张条款无效。 二、维权步骤与应对策略 第一阶段:协商与证据固定 协商要求:明确向商家提出退款诉求,引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第55条,说明其隐瞒退款政策已构成误导。 证据收集:保存聊天记录、合同、付款凭证、宣传材料等,证明商家未提前告知不可退款的违规行为。 第二阶段:投诉与调解 投诉渠道: 向消费者协会(12315)或工商部门投诉,要求介入调解; 涉及网络平台消费的,可向工信部(互联网行业监管)或平台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第三阶段:法律诉讼 若调解无果,可向法院起诉,主张“合同欺诈”或“重大误解”,要求撤销合同并退款。根据《民法典》第148条,欺诈性消费行为可撤销。 赔偿范围:除本金外,可要求三倍赔偿(若构成欺诈)及合理维权成本(如律师费、交通费)。 三、注意事项 时效性 消费者主张退款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知道权益受损之日起),但建议尽早行动以避免证据灭失。 特殊场景处理 未成年人消费:若涉及未成年人未经家长同意的充值,可直接主张行为无效,要求全额退款,无需证明“诱导”。 预付式消费:如美容院、教育机构诱导办卡后拒绝退费,可依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要求解除合同。 四、典型案例参考 美容院诱导消费案:消费者在未签署服务明细的情况下被诱导付费,经消协调解获退全款并附加补偿。 电商虚假发货纠纷:商家以低价活动诱导下单后拖延发货,法院认定欺诈并判决三倍赔偿。 建议优先通过12315或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若涉及金额较大或复杂情况,可委托律师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保留完整证据链是维权成功的关键。

  • 张雪律师

    月帮助840人

    回复于2025-04-10 17:57:10

    您好,具体是什么情况呢?需要您详细说明以便更好的为您解答。

  • 朱雪飞律师

    月帮助2人

    回复于2025-04-10 19:13:41

    你好,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 刘敏律师

    月帮助61人

    回复于2025-04-10 21:13:52

    可以要求退,协商不成可以去消协。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或者去法院起诉。

相关咨询

免费发布咨询,快速获取律师解答 立即免费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
帮助

我的订单

联系客服

关闭

恭喜你!

获得咨询现金券

可用于深度咨询律师
正在追问律师
发送(剩余0次)
正在回复192*****903
发送
检测到您的本次回答存在暴露个人联系方式行为,继续提交该内容会转入人工审核,一旦审核成立您的账号将被系统锁定。是否继续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