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事故中,责任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赔偿金额和当事人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责任划分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 对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如果一方有过错,由过错方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双方都有过错,按照各自的过错比例分担责任。
2. 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如果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如果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关于您的问题,车险责任划分对车主的影响主要是保险公司赔付的范围和金额。如果事故责任划分为主责,保险公司可能会按照较高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责任划分为次责,保险公司承担的赔偿比例相对较低。责任划分的不同可能会导致车主需要自行承担的赔偿金额不同。
至于您提出的是否可以接受次责方家属协商变成主责,这通常需要双方自愿协商一致,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的协议,可以改变责任划分,但这需要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并且不影响第三方的权利。如果第三方(如受害者或受害者的家属)不同意,责任划分不会轻易改变。
请注意,这里的解释基于您提供的信息和相关法律条文。在实际情况中,责任划分、赔偿金额、协商结果等都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详细情况来确定。如果需要更具体的法律分析,建议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