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劳动法中常见的劳动合同和工资争议等问题
守法普法|听讼网整理
2021-07-25
导读:劳动争议案件随着社会发展及大家的法律意识增强而逐年上升,尤其因2020年疫情引发的企业经营风险导致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一、受《劳动法》保护劳动者主体资格

      劳动者是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取合法收入作为生活来源的公民。受《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另外,“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在校大学生是不具备《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主体资格的。

二、劳动合同的签订问题

      1、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是法定的义务,用人单位不能以口头劳动合同或者其他事由推脱。

      2、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所以,因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发放11个月的双倍工资(计算方法:11个月×月平均工资)。

      3、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月工资有约定的,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按照双方约定的月工资;双方对月工资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应按《劳动合同法》第18条规定“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来确定正常工作时间的月工资;如按《劳动合同法》第18条规定仍无法确定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数额的,可按劳动者实际获得的月收入扣除加班工资、非常规性奖金、福利性、风险性等项目后的正常工作时间月工资确定(参考(2020)沪02民终307号案例);按上述原则确定的双倍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4、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那么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应从用工之日起第二个月开始计算一年的仲裁时效,如2020年6月入职,那么7月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应当从2021年7月开始计算直至2022年7月。
劳动法三、劳动者应休假期间加班工资问题

      1、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加班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如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及国庆节劳动者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日薪的三倍发放加班费(计算方法:月工资÷21.75×法定节假日天数);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又不安排调休的,用人单位应当给劳动者发放双倍日薪的加班费(计算方法:月工资÷21.75×休息日天数)。
      2、应休年休假工资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五条“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第五条“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的规定,若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提供年休假,那么劳动者可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应休而未休年休假的工资差额(日工资收入的300%包含已发放的工资)。

      年休假天数确定方法:如2016年5月1日入职,2020年8月1日离职,不足10年,那么他的年休假天数为2016年5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计244天,244天÷365天×5天=3.3,因“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所以为3天;2016年12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共计3年,那么年休假为15天;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共计213天,213天÷365天×5天=2.9,因“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所以为2天;综上,该劳动者的年休假为20天。

      年休假工资计算基数确定: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一条规定“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也就是说年休假的月平均工资要去除加班费然后除以12个月,如果不足十二个月按照实际工作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听.讼是专业的法律咨询平台tingsonglaw.com,如您有任何法律问题需要咨询,欢迎致电律师。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新闻时事、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作品内图片源于网络。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联系客服告知,我们核实后将立即删除。

今日在线咨询4,822人次

今日律师解答12,450

严审律师资格
实名认证入驻
真实律师回复

当前722位律师在线

1分钟提问,30秒匹配律师